11月16日,记者从首届全国公路交通低碳发展论坛上获悉:宜春市公路部门加强对绿色低碳耐久性路面的探索,研发了一种固废胶结大粒径碎石抗裂基层施工技术,破解了重载交通环境下普通国省干线沥青路面技术瓶颈。
固废胶结大粒径碎石抗裂基层结构采用53毫米至73毫米碎石为主骨架材料,利用粉煤灰、矿渣粉等工业固废材料,替代水泥胶凝材料,实现了工业固废材料变废为宝。固废胶结大粒径碎石抗裂基层混合料可实行集中厂拌、机械摊铺,与填充式大粒径碎石基层相比,操作更为简便。
该结构技术的应用需对传统的水稳拌和机进行改进,一般采用传统的稳定土拌和机进行集中厂拌,大粒径碎石最大粒径达73毫米,出料速度每小时可达400吨。据介绍,固废胶结大粒径碎石抗裂基层混合料可采用稳定类混合料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前应保持下承层的表面湿润,并对摊铺机的分料器、螺旋叶片、绞龙进行相应改进,基层的养生期由7天缩减为3天。
宜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该技术在万载G220绕城和宜万同城项目、丰城富硒大道、袁州S311建排线等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中推广应用,用矿渣粉、粉煤灰建设了两条耐久性路面示范道路。经跟踪检测验证,固废胶结大粒径碎石抗裂基层结构采用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为胶结材料,收缩性能小,不会产生收缩裂缝,提升了路面的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和抗水害能力,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绿色低碳建设、养护管理开辟了新路径。(全媒体记者邹海斌)
“同世界·共北斗”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
意向区域: 全国
意向区域: 全国
意向区域: 长三角 上海 江苏-南京市 江苏-无锡市 江苏-徐州市 江苏-常州市 江苏-苏州市 江苏-南通市 江苏-连云港市 江苏-淮安市 江苏-盐城市 江苏-扬州市 江苏-镇江市 江苏-泰州市 江苏-宿迁 浙江-杭州市 浙江-宁波市 浙江-温州市 浙江-绍兴市 浙江-湖州市 浙江-嘉兴市 浙江-金华市 浙江-衢州市 浙江-舟山市 浙江-台州市 浙江-丽水市 安徽-合肥市 安徽-芜湖市 安徽-马鞍山市 安徽-铜陵市 安徽-池州市 安徽-安庆市 安徽-宣城市 安徽-滁州市 安徽-蚌埠市 安徽-淮北市 安徽-淮南市 安徽-宿州市 安徽-阜阳市 安徽-亳州市 安徽-六安市 安徽-黄山市